一、疾病概要:
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,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(髓核、纤维环及软骨板),尤其是髓核,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(或脱出)于后方或椎管内,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,从而产生腰部疼痛,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、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。卧床休息、牵引、推拿、中药熏蒸、中药热敷腰部等保守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。
二、临床表现:
(1)腰痛:最多见,一般早期仅有腰痛,可为急性剧烈疼痛或慢性隐痛,当病人负压增加如咳嗽、喷嚏、排便或弯腰时可引起疼痛或是疼痛加重。
(2)坐骨神经痛:多表现为一侧,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、下肢、足背或足外侧放射,可伴有麻木感。
(3)肢体麻木、下肢活动受限马尾神经受压: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,由于突出的组织直接作用,使马尾神经受压,表现为双侧大腿、小腿、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,大、小便功能障碍。
三、健康指导:
(一)生活起居
1、避风寒、勿劳累。
2、卧硬板床休息: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,包括吃饭、大小便均不能起床,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,解除疼痛。1~3周后,如症状基本消失,可戴腰围适当下地活动。
3.做好腰部保护,防止腰部受到外伤,尽量不弯腰提重物,减轻腰部负荷,注意腰部保暖。告知患者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,动作要缓,勿做急蹲,急弯腰,急转身等动作。
4.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,注意对腰部的保健,提倡坐硬板凳,宜卧硬板薄软垫床。工作时要做到腰部姿势正确,避免长时间维持在同一姿势,劳逸结合,防止过度疲劳,同时还要防止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。
5.指导患者正确咳嗽、打喷嚏的方法,注意保护腰部,避免诱发和加重疼痛。
6.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、恢复慢,鼓励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,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。
7.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,要注意持之以恒。主要锻炼方法有:卧位直腿抬高,交叉蹬腿及五点支撑、飞燕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。
(1)飞燕式锻炼:患者俯卧位,双下肢伸直,两手贴在身体两旁,下半身不动,抬头时上半身向后背伸,每日3组,每组做10次。逐渐增加为抬头上半身后伸与双下肢直腿后伸同时进行。腰部尽量背伸形似飞燕,每日5~10组,每组20次。
(2)五点支撑锻炼:患者取卧位,以双手叉腰作支撑点,两腿半屈膝90°,脚掌置于床上,以头后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,双脚支撑下半身,成半拱桥形,当挺起躯干架桥时,膝部稍向两旁分开,速度由慢而快,每日3~5组,每组10~20次。适应后增加至每日10~20组,每组30~50次。以锻炼腰、背、腹部肌肉力量。
7.腰托使用健康指导:
(1)腰托的选用及佩戴:腰托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、周径相适应,其上缘须达肋下缘,下缘至臀裂,松紧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。
(2)佩戴时间:可根据病情掌握佩戴时间,腰部症状较重时应随时佩戴,轻症患者可在外出或较长时间站立及固定姿势坐位时使用,睡眠及休息时取下。
(3)使用腰托期间应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,防止和减轻腰部肌肉萎缩。
(二)饮食指导
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辨证分型的不同,科学合理指导饮食,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,在指导患者饮食期间,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,随时更改饮食计划。
1.血瘀气滞型:饮食宜进行气活血化瘀之品,如黑木耳、金针菇、桃仁等。
2.寒湿痹阻型:饮食宜进温经散寒、祛湿通络之品,如砂仁、羊肉、蛇酒等,药膳方:肉桂瘦肉汤、鳝鱼汤、当归红枣煲羊肉。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、冷饮。
3.湿热痹阻型: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,如丝瓜、冬瓜、赤小豆、玉米须等。药膳方:丝瓜瘦肉汤。忌辛辣燥热之品,如葱、蒜、胡椒等。
4.肝肾亏虚型:
(1)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、滋养肝肾之品,如枸杞子、黑芝麻、黑白木耳等。药膳方:莲子百合煲瘦肉汤。忌辛辣香燥之品。
(2)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,补精髓之品,如黑豆、核桃、杏仁、腰果、黑芝麻等。食疗方:干姜煲羊肉。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。
(三)情志指导
1.了解患者的情绪,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,保持情绪平和、神气清净。
2.用移情疗法,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,舒畅气机、怡养心神,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。
3.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,使用安神静志法,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,平静呼吸,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。
(四)用药指导
1、中药汤剂一般宜饭后温服,风寒湿痹宜热服,风湿热痹宜凉服。
2、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、辛辣之物,同时外避风寒,以免加重病情。
3、注意外用中药有无过敏、起水疱等不良反应。
4、使用脱水剂(甘露醇)类药物静脉滴注时应注意保护血管,避免液体外渗。
(五)预防指导
1、睡硬板床休息。
2、恢复期禁止举重、弯腰和腰部的剧烈活动。
3、指导患者平时站、坐、行、和劳动的正确姿势,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。
4、坚持腰背肌及腿部肌肉的锻炼,增强脊柱的稳定性。